《功》教学设计
时间:2018-01-25 17:0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Lcos α;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2.知道功是标量, 知道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3.知道正功和负功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逐渐理解功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功的概念,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本节内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物理更贴近生活。
【教学重点】
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掌握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1.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位移容易混淆。
2.要使学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认识,也较困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功的概念
1.功: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要素:
? (1)力
?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探究一:人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让学生用功的概念判断PPT中的例子,定性分析力是否做功。
探究二: 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则如何求功?
让学生能够用功的概念求出以上情况下力的功,为后面的恒力做功的公式打下基础。
结论:因位移L是力方向上的位移,故力F做的功为 W=FL
探究三:当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时,拉力F做的功应如何求呢?
目的:进一步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特点,启发学生找到沿着位移方向的力,把力正交分解,求出对应的功。
结论:W=FLcos α;
3.功的单位:
(1)功是一个标量。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2)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即:1J=1N×1m=1N?m
三、正功和负功
目的:分析公式W=FLcos α,当α角不同时的情况,理解正功和负功是力做功的效果。
注意: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结合PPT举例说明。
四、总功的求法:
探究四: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物体往往是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那么如何计算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结合PPT中的例题,让学生分别用两种方式求功,一种是先求合力,再计算合力的功;另一种是把每个力做的功分别求出来,再求和。
目的:进一步练习恒力做功的公式,理解两种求总功的方法。
归纳总结
一、功的概念
二、功的公式:W=FLcosα
??????? 功的单位:焦耳
三、功的正负
四、总功的求法:
A.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总功等于各个力所做??
??? 功的代数和。
B.先求出各个力的合力,总功等于合力所做的功
?
(责任编辑:admin)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Lcos α;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2.知道功是标量, 知道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3.知道正功和负功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逐渐理解功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功的概念,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本节内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物理更贴近生活。
【教学重点】
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掌握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1.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位移容易混淆。
2.要使学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认识,也较困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功的概念
1.功: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要素:
? (1)力
?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探究一:人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让学生用功的概念判断PPT中的例子,定性分析力是否做功。
探究二: 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则如何求功?
让学生能够用功的概念求出以上情况下力的功,为后面的恒力做功的公式打下基础。
结论:因位移L是力方向上的位移,故力F做的功为 W=FL
探究三:当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时,拉力F做的功应如何求呢?
目的:进一步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特点,启发学生找到沿着位移方向的力,把力正交分解,求出对应的功。
结论:W=FLcos α;
3.功的单位:
(1)功是一个标量。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2)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即:1J=1N×1m=1N?m
三、正功和负功
α | COSα | W | 物理意义 |
??? α=π/2 ? |
??? COSα = 0 ? |
?? ???W = 0 ? |
?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 |
??? α<π/2 ? |
??? COSα>0 ? |
???? W > 0 ? |
?表示力做正功,动力 |
??? π/2<α≤π | ??? COSα<0 | ???? W<0 |
表示力做负功,阻力 ? |
注意: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结合PPT举例说明。
四、总功的求法:
探究四: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物体往往是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那么如何计算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结合PPT中的例题,让学生分别用两种方式求功,一种是先求合力,再计算合力的功;另一种是把每个力做的功分别求出来,再求和。
目的:进一步练习恒力做功的公式,理解两种求总功的方法。
归纳总结
一、功的概念
二、功的公式:W=FLcosα
??????? 功的单位:焦耳
三、功的正负
四、总功的求法:
A.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总功等于各个力所做??
??? 功的代数和。
B.先求出各个力的合力,总功等于合力所做的功
?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 上一篇:参与,探究活动课的关键
- 下一篇:《归园田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