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探究活动课的关键
时间:2018-01-24 19:32来源:黄石六中 作者:黄石六中通讯员 点击:
次
对《弘扬矿冶文化》探究活动课的回顾与反思
黄石六中?? 干玉英
? ? ? 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政治教研组的所有教师以极大的热忱加入了省课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之中。在课题研究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与困惑,需要教学、教研以及学校各方面实际工作的同步跟进。我们以《弘扬矿冶文化》探究活动课为例,回顾该课例的过程,思考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在这一探究活动课的改变,并对其进行反思,探寻新课程改革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黄石六中?? 干玉英
? ? ? 课题的研究对于初次参与的我们而言困难重重,学校教科研的特色活动:“周五公开课”也让作为课题研究的政治组跃跃欲试想展示、检验一下自己研究的初步成果,推出周五校内大型公开课《弘扬矿冶文化》。此次公开课推出后,受到校内上上下下,组内组外的一致好评,然而作为课题研究的我们对它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回顾此次探究活动课,“参与”是它的亮点,也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 ? ? 在这一次的探究活动课中,首先的参与者是学校。作为校长,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应起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作用。作为学校的“一把手”不仅对教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会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在时间、地点、人员和资金方面也会给与尽可能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一把手”亲自抓,教职工对这项工作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参与率才能高。校长在做领导者的同时还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推动者。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教科研工作对学校及对个人发展的好处;创造条件,利用请专家作报告、外出学习等方式向教职工传授参与教科研的方法,打消部分教职工参与教科研工作的顾虑;将教科研工作的参与情况作为教职工聘任和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大教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情况作为教职工聘任和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大教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校长积极投入到教科研实践当中去,刻苦学习,大胆创新。只有身在其中,做教科研工作的实践者,才有能力带领广大教职工坦然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改革,在新的形势下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
? ? ? 在这一次的探究活动课中,其次的参与者是教科处、政治备课组。教科处组织并监督“周五公开课”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平台。教科处还负责安排有关教研课题的立项、管理、指导工作,保证课题研究有序开展,善始善终,能够出成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研究成果,宣传成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教科研的积极性。政治备课组的全体成员教师参与了此次探究活动课,杜佳清老师、黄鸣燕老师、干玉英老师不仅在专业知识中进行指导,而且对公开课的场地的布置、器材设备的到位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对该课全程进行了录像。张松老师、王慧老师制作了课堂观察量表,执教教师戴利做了课件及大量课前准备工作。这次的探究活动课是全组教师共同的努力,是大家智慧的结晶。(附观察量表)
? ????? ? ? ? ? ? ? ? ? ? ? ? ???
学 校 | ? | 学 科 | ? | 教 者 | ? | |||
时 间 | ? | 班 级 | ? | 课 题 | ? | |||
一 级 指 标 |
二 级 指 标 |
具? 体? 内? 容 | 分 值 | 得? 分 | 小计 | |||
教师 行为 (40分) |
教学目标(10分) | 符合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理念 | 5 | ? | ? | |||
目标科学、合理,达成度高 | 5 | ? | ||||||
教学活动 (20分) |
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学习氛围 | 5 | ? | ? | ||||
善于创设情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交流 | 5 | ? | ||||||
训练量适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 5 | ? | ||||||
使用发展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5 | ? | ||||||
教师素质 (10分) |
教态自然,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表达准确、精炼 | 5 | ? | ? | ||||
板书设计合理、美观,能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 5 | ? | ||||||
学生 发展 (60分) |
个性情感 (10分) |
注意力集中,能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 5 | ? | ? | |||
受到尊重,充满自信,能展现个性、发挥特长 | 5 | ? | ||||||
自主学习 (20分) |
独立思考,思维活跃 | 5 | ? | ? | ||||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 5 | ? | ||||||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 10 | ? | ||||||
教学效果 (30分) |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 10 | ? | ? | ||||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有所提高 | 10 | ? | ||||||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 10 | ? | ||||||
总 体 评 价 |
? ? ? ? 总分?????????? 等第 ??????????评课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这一次的探究活动课中,作为该课的执教教师戴利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这次探究活动课她不仅参与了整个活动环节,其中重点的对课程的设计、课件的制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次课的准备环节中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了此次课程的亮点。(附探究活动课的课程设计)
?????? ?
我看黄石两节主题活动探究课教学设计
? ? ? ?活动目标:
? ? ? 1、调查了解黄石优秀文化遗产的类型、特点及保护状况,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 2.认识文化产业发展对黄石经济的带动作用,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 ? ? 3.进一步认识文化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 ? ? 4.培养对家乡的热爱,探索矿冶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弘扬和继承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实践意识,在实践中努力学习,为家乡黄石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做贡献。
?
? ? ? 活动内容与过程
? ? ? (一)前期准备阶段
? ? ? 1.明确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进行调查的意义,学习和了解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概念等基本知识,为本次活动作好知识方面的储备。
? ? ? 2.分组分工。根据本次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应将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的全体同学分为四个调查组,分别进行不同方面的调查工作,保证最终完成本次调查的全部内容。具体要求是:
? ? ? 第一组:对黄石矿冶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调查。
? ? ? 第二组:对黄石两节期间举行的各项活动进行调查。
? ? ? 第三组:对黄石近年来特别是两节期间的变化进行调查。
? ? ? 第四组:对黄石的美好未来进行展望。
? ? ? 3.各组分别按调查的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如指定或民主选举各组负责人和资料收集整理人及发言人。
? ? ? (二)实践阶段
? ? ? 1.充分利用当地图书馆、资料室、文化馆等条件,查阅、收集黄石两节的资料,也可通过上网查阅、下载有关资料。 (分组进行)
? ? ? 2.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储备对资料有选择性的收集。
? ? ? (三)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总结阶段
? ? ? 1.各小组分别汇总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
? ? ? 2.在组总结的基础上,各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成果,一方面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为今后撰写研究报告打下基础。
?
? ? ? 活动结果呈现:
? ? ? ?第一组:以手抄报的形式对黄石矿冶文化历史进行展示;
? ? ? 第二组: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对黄石两节活动进行歌颂;
? ? ? 第三组:以图片和三句半形式展示黄石变化;
? ? ? 第四组:以唱歌的形式对黄石的美好未来进行展望。
?
? ? ? 在这一次的探究活动课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是学生。该班级的学生不仅在课前参与了材料的收集、课件的制作,而且还分为四个小组对该科进行了成果的展示,并在探究活动课结束后部分学生参与了该课程的评课活动。可以说学生从课前准备到上课过程再到课后评价全程、全方位进行了参与。(附学生参与的部分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简单回顾了《弘扬矿冶文化》探究活动课中不同主体的参与过程,这节课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最大的变化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课程资源,但却是传统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种资源,不应简单地把课程及教材视为学生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视学生为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爱好特长,每一个学生的细微表现,都有可能闪现出活色生香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爱好,适时地把学生信息资源拓展到教学中去。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思考,共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老师讲解为辅,重在引导,在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参与、感悟、体验受到教育与启发,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充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与喜悦,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还延伸扩展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使课堂成为人人参与、个个发展的主阵地。
? ? ? 教师在这节课上教学方式的最大变化是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引导者。现代课程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政治课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优化教学方法,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抛弃“主宰、包办”的做法,避免传统教学带给学生的压迫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本堂课教学中,这节课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让学生去收集图片、文字、照片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以各种活动形式来呈现学习成果,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思考、讨论、整理、分析、综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个性飞扬的舞台,帮助学生将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听中学,看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在思考中学,在合作中学,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问题进行探索,让学生彼此交流,分享体验,生成知识,从而在内心深处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尝试和抉择的乐趣,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做到“教服务于学”,真正做到变“学会 ”为“会学”。
? ? ? 这节探究活动课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所学的知识是贴近生活的。政治课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学生为本,从现实生活入手,以生活现象为向导,用生活来解读课本,用鲜活生动的生活来阐释政治理论,使理论有血有肉、丰满深刻。发生在本乡本土的本地案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联,在时空上贴近学生,有的甚至为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学生易产生亲切感、熟悉感,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本地课程资源,并适时加以利用,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活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堂活动课围绕“弘扬矿冶文化”展开,这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学生感受较多,无论是矿冶文化的历史回顾、还是各界组织的种种活动,亦或是黄石发生的可喜变化,甚至是未来黄石发展的趋向------这些都是我们组织课堂活动的最佳资源。一方面,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探究生活、参与生活,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其自我感悟;另一方面,选取学生关注的生活话题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使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探索的激情,感悟生活的真谛,实现知识的“内化”、“活化”。这些离学生近的、学生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事实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政治理论就是生活的浓缩、生活的升华!
? ? ? 《弘扬矿冶文化》探究活动课,是让全组教师在课题研究状态下进行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研究,老师们反应,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教学反思的研究,收获颇多。但这节课,政治教研组、戴莉老师和学生准备了很长时间,在日常教学中恐怕很难每节课都如此,这只能作为教学的一个导向。如何让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教学成为常态化,这更是探究活动课研究的重点。如果能够学生积极、主动、感兴趣的去学习,教师也会很快建立职业满足感,对于教学、教研工作也起到一个推动、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功》教学设计